流水高山写新图——何香凝与新中国时期的北京画坛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

展览时间:2020年12月18日(周五)—2021年2月28日(周日)

展览地址: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 何香凝美术馆 北京画院

承办单位:北京画院美术馆
 

总 策 划:吴洪亮 蔡显良

执行策划:易东华 薛良

展览统筹:郑智威 陈倩 樊宁 林帆

展览协调:余湘智 陈斌 张元贵 孙嘉昌 詹法岳 李琼 王晔 朱琳

公教与推广:罗元欣 骆思颖

信息宣传:房桦

策展助理:陈初晴 陈姗 程冉

展览设计:北京之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前言

何香凝(1878—1972),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省南海县棉村,自号棉村居士,又号双清楼主,是中国近现代集社会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

1903年,何香凝和丈夫廖仲恺东渡日本求学。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讨伐军阀等斗争,后又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1949年后,何香凝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何香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杰出领导人,她毕其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统一大业,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威望。

何香凝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她的画作气度恢弘、立意深邃,常借对松、梅、狮、虎和山川的描绘,抒情明志,是她70年革命生涯和高尚人格的生动写照。众多艺术家和国家领导人的补笔、题词,使得她的画作更为凝重。她的绘画作品堪称中华民族的瑰宝。

如果将何香凝放置于近代美术史的上下文之中,何香凝的艺术创作,尤其是晚年定居北京的创作可视为近代中国美术史发展的一个特别的案例。何香凝横跨近六十多年的艺术创作中,她的艺术创作与其革命人生紧密关联,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面貌。六十多年,先生往来于南北、东西,也因此与不同社会团体(“南社”、“寒之友社”)、地域(上海、南京、杭州、北京)的艺术家存在着广泛的交流和接触,并为后人留下一批精心绘制的“合作画”。画中可见与何香凝合作的艺术家主要是活动于北京和江南两个区域,尤其以前者占多数,他们的名字可谓构成了近代北京画坛的半壁江山,以此而论,北京时期的“集体创作”又具有了不一般的意义。以个案研究的视角,此批作品如同近代美术史当中其他“集体创作”行为(如“西北写生”“井冈山系列”“东北写生”“东欧写生”等),可视为新中国美术史中“集体创作”的一份珍贵历史记忆。此次展览,我们期望以近代美术史个案的研究视角,从“集体创作”的主题,对何香凝的艺术创作,作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正是基于以上的学术研究和历史的思考,何香凝美术馆与北京画院共同策划了此次“流水高山写新图——何香凝与新中国时期的北京画坛画”展览,借助两个专业机构的藏品及学术力量,共同推进相关近代美术史个案及何香凝艺术的研究。以期观众从作品及历史文献的观看和阅读中,感受艺术的优雅及历史的真切感。

 

中国美术家协会、何香凝美术馆、北京画院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十八日

微信图片_20201211113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