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谷文达《碑林—唐诗后著》展

开幕时间 2005.11.01 周二

主办: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

赞助单位: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美术研究》、《画刊》、《三联生活周刊》、《艺术当代》、《艺术世界》、《北京青年报》、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

策划:黄专

展览总监:乐正维

展览时间:2005年11月1日—28日

展场:主展厅

参展艺术家:谷文达

作品数量:49件石碑,50件石碑拓片

文化翻译及其可能性--黄专

谷文达是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海外艺术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他是中国85现代艺术运动的代表艺术家,其活动及作品以本土文化反省为主题,成为中国现代艺术的重要章节。90年代他赴美国后创作了《联合国》等一大批以国际政治、文化为主题的作品,气势恢弘,蜚声海内外。《碑林-唐诗后著》是艺术家从1993年开始构思创作,至2004年在西安的碑林工作室完成的另一组大型装置作品,历时12年。作品以50块中国传统碑石为媒材,以50首唐诗的中英对译文本为碑文内容,通过语言轮番转译过程的“不精确性”,论证文化间的“不可翻译性”,揭示当代人类文化全球化过程发生的种种困境和问题,作品具有艺术家惯有的历史感和史诗性气质。《联合国》和《碑林-唐诗后著》堪称谷文达艺术的双璧。

翻译是人类交流的最基本手段,中国文化在其所经历的数千年文明史中,完成过两次大规模的与外文化的交流,而这两次交流都是以文献翻译为基础的。第一次是古代东方中印两大文明的交流,以公元1世纪东汉王朝开始,迄公元8世纪而达高潮的佛学翻译为标志;另一次则是自近代“西学东渐”开始,迄今还在进行的中西文化交流,而这个交流的起点被学者们认定为1811年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在广州出版的第一本中文西书。与第一次交流比较,在中西交流中,中国文化一直处于某种被动接受的境地,西方汉学(Sinology)中“冲突-反应”模式长期为西方学者接受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现实,而这一现实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尤显突出。谷文达是一位受传统文化浸染极深的艺术家,上世纪参与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经历和移民西方的身份,都使他对当代文化交流中的种种复杂现实有着更为敏锐和深刻的认识,这一方面形成了艺术家对西方和母语文化双重的批判意识,另方面又表现为对重建母语文化强烈的责任感,在《碑林-唐诗后著》中,艺术家以当代艺术中惯用的反讽手法完成了对当代文化交流现实的一次视觉再现。

《碑林-唐诗后著》完成后只在澳洲、美国和香港地区进行过零星展出。这次展览是这组作品在海内外的第一次完整展出,同时,它也是OCT当代艺术中心这个中国国家级当代艺术机构自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个个展。展览以“文化翻译”为题,一方面旨在点明作品的文化意寓,另方面则在以此为契机引伸出文化界、艺术史界、艺术批评界对这一命题的学术关注。本书收集的中外著名学者的论文和展览期间召开的“翻译与视觉文化”国际研讨会使展览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何香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