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及讲题简介

按嘉宾姓氏拼音顺序排列

 

段颖(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教授)

全球流动:迁徙、寓居与华人认同

如今,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迁徙、信息、商品与资本的流动日趋频繁,并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跨国网络的建立与强化则将更大范围内的人们连接在一起。全球流动使人们在去地域化与再地域化的情景中经历着文化与经济的断裂和延续,并在跨越疆界的行为实践中重新思考国家、社会与人群之关系,以及原先固着于民族国家边界内的文化、身份与认同。在此背景下,本次将以海外华人的迁徙、寓居及其与祖籍地、居住国的动态关系为线索,结合田野调查与民族志案例,展现跨国流动之下华人多元、丰富的文化归属、身份政治及其认同建构。

段颖,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博士,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理事(中国代表)、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理事、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长期从事东南亚社会与文化、缅甸、泰国华人社会研究、侨乡研究、族群研究以及边境与区域研究,出版专著《泰国北部的云南人——族群形成、文化适应与历史变迁》,并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董希文与印度支那美术学院及中、越、法美术网络

在《董希文年表》中有一段不太为人所关注的信息,即董氏1939年赴越南学习的经历,而正是经由对这所越南学校的考证,本文展开了关于当时越南美术办学具体情形的考察。董希文所赴的印度支那美术学院成为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汇的一个支点,以此连接起中、越、法多国交互的美术网络。法属印度支那的美术教育一方面确认了越南艺术与中国艺术的渊源关系,另一方面又使得其与法国巴黎这一世界舞台相联系。这种处在特殊阶段的基于东西方艺术互动的“越南”样式给予中国现代艺术的“本土化”探索以某种参照,丰富了我们对于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进程的认知维度。

胡斌,出生于湖南长沙。本科、硕士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曾任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艺术管理学系主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现为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专注的研究方向有中国革命美术史、中国现当代艺术展览史,长期从事当代艺术的批评与策展。展览曾获得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项目、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著有《视觉的改造:20 世纪中国美术的切面解读》《何以代表“中国”:中国在世博会上的展示与国家形象的呈现》等。

 

连冕(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执行馆长、教授)

郑可:中国现代艺术与设计教育先驱

郑可作为中国现代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最早接受德国“包豪斯”设计理念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中国现代设计学科的创设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郑可先生一生致力于钻研工艺、培养学生,他所做的就是“努力告诉年轻学生前面的路要如何走”,较少著书立说。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他甚至没有做大作品的机会。这使得措手研究之初,开始寻觅文献之时,连冕先生遍访各档案室、亲友和学生,所得竟不足两万字。但对于中国现代设计研究,“郑可”又是那么地不可或缺,因此通过孜孜以求,多番采访郑先生亲属、弟子,甚而远赴郑可先生学习、生活过的法国、新加坡等地寻访查找,最终积累了60余万字的材料,各类图像400余幅,连冕先生将以这些厚重的内容而展开实事求是的论述,全面揭示郑可先生在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学科创建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价值。

连冕,清华大学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副馆长、民艺博物馆执行馆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艺术、工艺与设计史及理论研究,侧重于思想史、制度史、哲学史及礼经、礼制方向,兼顾古代艺术类罕传文献整理、中国近现代艺术史、当代艺术批评与设计理论引介等工作。合著专著《〈工部厂库须知〉基础研究》,翻译出版《菲利普•斯塔克》等,编注古籍《〈景德镇陶录〉图说》,整理完成《〈工部厂库须知〉点校》、《〈天水冰山录·钤山堂书画记〉标校(暨综合研究)》,纂述刊行《郑可研究》《郑可文集》等10余部专书,开发制作《〈《天水冰山录·钤山堂书画记》标校〉综合检索数据库》《〈工部厂库须知〉综合检索数据库》等3个电子数据库。

 

沈迦(文化学者、近现代史研究者)

流动的莱溪:翁万戈与中国书画的行藏聚散

沈迦十余年前在写作《寻找·苏慧廉》的过程中,读到苏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1861-1935)的女儿,英国知名作家谢福芸(Dorothea Hosie,1885-1959)的一部中国题材小说 Two Gentlemen of China(1924年出版于伦敦)。这是谢福芸中国题材四部曲中的第一部,记录了她与两个中国大家族的交往故事,其中满族姓Lo,汉族姓Kung。沈迦后来考证出书中的Kung氏家族就是常熟翁家,出过“一双宰相、两辈帝师、三子公卿、四世翰林”的翁同龢家族。由此结识了当代极富盛名的艺术史家、收藏家、旅美华人翁万戈先生,并多次到访位于美国东北部Lyme小镇一偏僻山间、被艺术界称为收藏秘宫的莱溪居,与老人一起赏画、谈天,听他说这批在他家已传承了六代人的艺术品收藏是如何从常熟来到美国,其中汇聚十五种宋元刻本的“翁氏藏书”及《翁同龢日记》又如何回到上海。沈迦借以向老人讨教,过去百年流散到海外的中国书画在西方视角的东方艺术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国艺术品价值崛起又如何影响了海内外艺术史的建构与写作?

沈迦最后一次见到翁万戈是2019年的春天,他102岁去世前的一年,早几个月前,他将包括王翚《长江万里图》长卷在内的183件家藏珍贵书画文物无偿捐献给了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这是该馆成立一百四十余年来接受到的数量最大的一批中国古代文物。但此举也把这位饱经世事沧桑的老人推上了国内舆论的风口浪尖。百岁老人如何面对风波,我们今天又如何看待这场风波,这是流动的时代、流动的世界,交给我们的一个新课题。

沈迦,浙江温州人,毕业于杭州大学新闻系,浙江大学文学硕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媒体从业有年,后创业经商,现居温哥华,从事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历史研究。著有《寻找·苏慧廉》《一条开往中国的船》,主编《英国名媛旅华四部曲》。《寻找·苏慧廉》2013年于深圳读书月获评全国“年度十大好书”,凤凰卫视据此两度拍摄同名纪录片。平素雅好书画,编著有《普通人——甲乙堂收藏札记》《夏承焘致谢玉岑手札笺释》《周退密先生题签集》《文字之福:周退密的百岁人生》等。

 

盛葳(《美术》杂志副主编、编审)

女神的桂冠:唐一禾、鲁本斯与胜利寓言

1942年,唐一禾创作了一件希腊女神为中国勇士加冕的油画《胜利与和平》。这个让观众深感意外的奇异图像并非由唐一禾原创,而是借鉴自鲁本斯的寓言画《胜利女神为美德英雄加冕》。作为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神话套式和绘画模版,“胜利女神加冕”在400年间被包括鲁本斯本人在内的许多艺术家所改编。他们通过对人物进行重新设定,对内容进行重新编码,创造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叙事,以满足差异化的现实需求。20世纪30年代留学巴黎美院的唐一禾,不仅在那里见到了鲁本斯的模版画,而且学习到一整套能够应用这一模版的学院派理念与技巧。回国后,唐一禾在联合国成立和《联合国宣言》发布的昂扬气氛中,看到了一个正义的新世界联盟和反侵略战争必胜的前景。因此,他按照鲁本斯的神话套式,迅速将一件本已定稿的现实题材抗战画,改造为正义和自由战胜野蛮的寓意性历史画,不但延伸了“胜利女神加冕”的图像志,更为它注入了全新的时代内涵。

盛葳,美术史博士,批评家,策展人,现任《美术》杂志编审、副主编,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曾获王森然美术史奖(2009)、Yishu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奖(2012),入选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2014)、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8)。出版有《历史的错位:让-弗朗索瓦·米勒研究》《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等著作。近期发表论文包括《图像环路:视觉、文化与社会》《1942:战斗中国的艺术在美国》《女神的桂冠:唐一禾、鲁本斯与胜利寓言》《全球艺术史:观念、方法与实践》《写真:<大公报>中的摄影与绘画(1926-1937)》《牛犋变工队:马歇尔背后的画》《从“马训班”到“罗训班”:一段三国交织的艺术史(1955-1962)》等。近期策划展览包括“2022武汉双年展”(武汉美术馆)、“图像的旅行——版画、印刷与出版艺术文献展”(中国版画博物馆)、“移动的时代之眼——广州美术学院藏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作品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流动的边界——全球在地的中国当代艺术”(湖南省美术馆)、“工作方法——艺术家的时间、空间与身体”(北京壹美美术馆)等。

 

苏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离散的光影:“南下影人”与香港电影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大批上海影人南下香港,这既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香港双城此消彼长的电影交流史上至为精彩的一部分,又标志着中国早期电影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转折和分流。他们的南下,带来了战后香港电影工业恢复所急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以及上海的电影观念、制片模式和创作手法,并助力香港电影在战后崛起,进而使香港成为“东方好莱坞”。“南下影人”参与和推动了战后香港电影的发展和变革,直接塑造了20世纪中期以来香港电影的独特面貌。

身在香港的“南下影人”对自己的文化之根念念不忘,在银幕上抒发着思乡之情和流离之苦,一方面不断回望和再现上海电影传统,另一方面又对香港表现出某种鄙视、抗拒和批判的态度。他们在创作中经常采取“文化民族主义”的策略,通过重返中国悠久的历史及文化传统,调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和象征符号,表现传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以此对抗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在革故鼎新的大时代中,“南下影人”在因缘际会间,将中国早期电影传统带到香港,为20世纪华语文化的流转和迁播写下一个精彩的注脚。

苏涛,电影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华语电影历史及批评。著有《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2014),《电影南渡:“南下影人”与战后香港电影(1946—1966)》(简体版2020,繁体版2021),编有《顺流与逆流:重写香港电影史》(合编,2020),译有《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2011)、《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简体版2017、繁体版2018)、《王家卫的电影世界》(2021)等。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四项。

 

王爱阳(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香港大湾区资本创始合伙人)

海外华人与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展

半导体产业是全球化的行业,在过去70年的发展史中,华裔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做出了独特贡献。全球十大芯片设计公司中,一半以上由华裔掌舵。如英伟达的黄仁勋、AMD的苏姿丰等。台积电更是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独占鳌头。半导体这个看似已经走近大众的话题,有很多尤其与华人有关的话题并不为真正为人所知。海外华人在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华人的文化特质和华人在半导体行业的卓越成就有什么关系?半导体行业底层技术和艺术的创新与追求极致有什么神似之处?发言人长期关注全球半导体科技创新与投资,他将结合自己的从业实践,分享对上述问题的理解。

王爱阳,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投资人,香港大湾区资本创始合伙人。在香港、北美有多年的工作生活经历。近十年来,关注于半导体领域的股权投资,典型案例包括:意瑞半导体、瑞兴恒方、Hilight(英国)、 Analog(加拿大)、阿维塔、集益威、芯链等。

 

特邀主持

孟尧

《画刊》杂志主编、副编审。长期致力于艺术文化的策划、研究与出版工作,策划有“企业家伦勃朗”、“《画刊》封面计划”、 “‘非学院’艺术讲坛”、“公共教育:美术馆与社会公共空间”、“一个美术馆的诞生”、“中国古代壁画的复制与修复”、“尽量不谈艺术”等一系列艺术项目与期刊专题。